现场音乐、正版 CD 和网上下载的音乐有什么区别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做为一个古典音乐、戏曲、摇滚都玩过一阵的人,我简单地说一说我的理解。   在具体讨论之前,有几个问题要先说明白 :   这三种音乐可以分成两类,现场音乐是一类,正版CD和网上下载的音乐是另一类。前者,是听众直接获得声音(以下简称现场);后者,则是听众通过设备间接获得声音(以下简称录音)。正版CD与网上下载的音乐同属一类,它们的区别在于音质可能会有不同。题主限定了“单从声音来算”,然而,即便是只从声音来考量,不同的侧重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说,将聆听体验的整体作为考量对象与专注于听到的声音的音质,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尽相同的。我就准备针对这两种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兼带说说其他。 让我们先从聆听体验的整体出发,比较一下这两类音乐。从客观上讲,如果不考虑音质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现场和录音的区别是不大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会让人觉得两者的差别很大。音乐现场本身具有一种仪式感,不论你看不看演奏(演唱)的人,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听众凝神屏气地同时聆听,表演者全神贯注地表演,都会令表现者与欣赏者双方同时进入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的“气场”。在这种“气场”中,表演方与欣赏方都有可能获得与平时不一样的感受。于表演方来说,便是所谓的“超常发挥”,于欣赏方来说,则会进入一种奇妙的氛围之中。现场音乐的这种魅力,越是优秀的表演团体、越是那些讲究互动的演出形式中,更显突出,如京剧,前人津津乐道得是名角儿如何营造气场,带动整个舞台:   ……有位名老生给梅先生挎刀(指当配角儿,引者注),二路老生的活全接过来了。可是在事先梅先生从来没和他对过戏,都是台上见。啊?这戏怎么唱?他说:“到了台上与梅先生见面,处处那么顺,那么自然。你稍有犹疑,他就把你领过来了。“无论是谁跟梅先生同台都是那么轻松自然,发挥得最好,他不知不觉地就把你带进戏里了。”(赵致远:《我的三位老师》)好的表演者能带动的不仅是舞台上的人,而且可以带动全场的观众,使之进入所表演的艺术境界中去。不惟京剧如此,好的管弦乐队,好的指挥家,好的歌手都能做到这一点。   也许有人会指出,题主问题的附加条件是“除了可以亲眼看见歌手之外,单从声音来算”,然而,很多欣赏者在现场欣赏音乐并不专注于视觉感受,比如说古典音乐,不少的听众在现场选择了闭目聆听,即便是京剧这样强调舞台表演的艺术,也有很多听众是在现场闭目“听戏”的。不看舞台上的表演者,在现场依旧可以获得那种拥有电击般活力的即时感。就像人们对于一幅美术作品的第一观感一样,这种即时感是无法复制的,没有任何形式的代替品。虽然在现场听到的声音可能还不如好的录音来得清晰完美,但是当时的感觉已然让听众的主观接受产生了变化,从而听众听到的声音自然就不一样了。   与现场音乐相对的是录音。由于录音的种类众多,所以我会分情况来讨论:   同一演出,现场音乐与其录音的比较。同一作品,现场音乐与录音棚的录音比较。同一作品,现场音乐与加工过的录音比较。 第一,同一次演出,其现场音乐与其录音的差别主要在于声音的质量上。音质的考量属于另一角度,留给后文。单从对音乐的演绎与结构的欣赏上来说,聆听录音相对会给听众一种冷静的切入点,让听众更加客观地分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是如何演绎这一作品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听众失去的就是在现场欣赏的氛围及其带来的感受。   第二,同一作品,现场音乐与录音棚录音的主要差别在于后者会更加清晰,更加干净。这里的清晰与干净不仅指没有现象的噪音,还指得是录音棚的录音可能会减少错音和失误。其优点在于能让听众更加专注于音乐本身,而不足之处除了让听众丧失现象的氛围外,由于表演者在录制音乐时也同样没有现场氛围所带来的压力和刺激,也可能会在作品的演绎上打些折扣。   第三,同一作品,现场音乐与加工过的录音比较,这种情况最为复杂,甚至这种比较可以引发人们重新思考艺术的定义。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今天听到的很多录音已经不是一气呵成演奏(演唱)完的了。相反,它很可能经过了多次分段、拼接、组合、加工。通过各种前期和后期的处理,听者听到的音乐,可以说是最“标准”也最“完美”的了,不过,其缺点或者争议也就此产生了——这样的音乐,是否符合我们心中那个对艺术的定义?毕竟,我们提到艺术,想到的东西往往与这些利用科技手段的处理无关。当然,也有人会认为,科技手段也只是一种工具而已,使用它们是为了更好地向听众呈现艺术家心中“完美”的艺术。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著名的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在其著作《人类的音乐》(The Music of Man)中最后一章Sound or Unsound(中译本作“和谐的或不和谐的”,引者注:此书有冷杉所译中译本,然中译本非议甚夥,故我在回答中若直接引用此书均附上原文)给出了他与著名的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就此问题讨论的对话,我愿意这里简单转述两人的主要观点。   古尔德认为录音要胜过现场演出,甚至有可能取代现场。在他看来:   录音可以让表演者获得较大的自由,而在舞台上表演者则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他认为,如果在音乐厅演奏的话,他会失去以一种严谨、冷静、X光般精准同时又亲密的角度诠释作品的自由。(I wound not be free to select the perspective we just heard; it represents a tight, clinical. X-ray-like view of that work, precise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imate, which enables me to dissect it in a special way.)“在舞台上,我只好被迫接受一种折衷的视角,好让最远和最近的听众都能大致上接受”(I would be forced to accept a compromised perspective--one which would be more or less equally acceptable to the listener down at the lip of the stage and to the standee up beyond the far balcony)。录音只是一种手段,“在我看来,无论我是通过在现场演出一口气奏下来而取得成功录音,还是我通过二百六十二次磁带拼接取得成功的录音,两者都是一样的。用什么方法,这本身并不重要”。(It matters not to me whether I am "successful" in creating a performance through one take, or whether I do it with 262 tape splices. The issue is simply not important.)录音在解放了表演者的同时,也一定程度解放了听众。“我甚至敢斗胆说,科技所做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听众从音乐厅里解放出来,并让他们去参与那些从前只由演奏家所垄断的方式。”(I would even go so far as to say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echnology does is to free the listener to participate in ways that were formerly governed by the performer.)在部分作品的演绎上,录音具有现场不具备的效果。“我承认,把多角度技术运用到海顿四重奏或巴赫赋格曲上也许不合适,但当涉及到晚期浪漫派的作品时,把从各个角度录下的声音进行混音却是很迷人的事情。借此你能取得极明晰、极逼真的效果,并能把它同广阔的范围和极大的深度结合起来;而这两者在通常情况下是与音乐厅和常规录音都不相容的。”(I admit that it might not be appropriate to use multi-perspective techniques on Haydn quartets or Bach fugues, but it's fascinating, in late-Romantic repertoire, to mix the perspectives as one would stops on the organ. One can, for example, get great clarity--great proximity--and combine it with great range--great depth--and those two things are normally antithetical to both concert hall and to conventional recording.) 而梅纽因则对此种录音技术持保留态度。他认为:   过分强调录音可能会导致表演者“舍本求末”,忽略技艺上的修为。他以与自己合作过的“甲壳虫”乐队为例,“他起初是自然地在公众场合演出的。可是等他们习惯了使用多声轨设备分别录音、然后再合成的方法之后——其间少不了增减、拆合音符——,他们却再也不能公演了;这是因为,公众在听惯了在录音棚录制的音乐之后,又想听别的什么花样了。”(But take the Beatles, who strated out playing in public spontaneously; by the time they became accustomed to crutches which enabled them to record tracks separately and put them all together, to add notes and take them away, they could no longer play in public because the public expected something else, having become accustomed to this form of recorded creation.)在关于拼接的讨论中,古尔德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位演员想演好独白‘生存还是死亡’的话,他既可以通过《哈姆雷特》全剧的内容来表演这段独白,也可以像约翰·吉尔古德爵士那样,到各地去朗诵其精彩片段。总之,他无需温习头两幕就能找到读好那段独白的恰当感觉”。(if an actor wants to deliver a proper "To be or not to be", he may do it in the context of the play Hamlet or he may do a travelling routine in which he reads excerpts, as Sir John Gielgud used to do. In any case, he doesn't have to run through the first two acts in his head in order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tone for that soliloquy.)而梅纽因则认为,“但重要的是他必须了解整部作品;即使他从示表演过它,他也必须清楚作品给他的感觉。在这里有一个临界点,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在读总谱--而不是听演奏--中获得更大的满足的关键所在。你必须先得在脑子里听到它,然后才能把它演奏出来。”(The point is that he must know the work as a whole inside of him, to know what it feels like even if he never performs it. there is a point beyond that, and that is that I often find greater satisfaction in reading a score rather than hearing a performance. You first have to hear it in your mind before you can play it.)音乐与电影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分别有各自的评判标准。“我认为这是把两个不同的领域混为一谈了。其中一个领域习惯于现场的演奏——这才是公众最终想要听到并认为是真实的。另一个领域则利用科技来增强戏剧性的效果;后者的观众把音乐会演奏视为老派的东西,嫌它不会利用现成的技术手段,甚至视之为次品——因为人们总是满足于听不那么完美的现场演奏。”(I think it is a confusion of two different worlds. The one is accustomed to living a thing through, which is the final result the public wants and considers real. Those who use techniques to enhance the dramatic effect would look upon the concert performance as old-fashioned, not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available means, and perhaps shoddy because people are satisfied with something less than perfect.)古尔德进一步指出科技可以消除演出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圆号吹破了音,而梅纽因则担心科技会连音乐本身也消除掉。 “录音所运用的元素与现场表演所运用的元素根本就分属两套系统,尽管两者中的音乐体验都可能是热烈而深情的。”(There is simply not the same order of involvement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usic, though the musical experience may nonetheless retain great intensity.) 总之,这个问题可能会讨论不出答案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也许梅纽因的“两个系统”的说法较能说明现场音乐与加工过的录音之间的差别。二者各有优劣,所谓“李思训数月之迹,吴道子一日之功”,端看听众的选择。   前面说了一大套从聆听体验的整体出发,两类不同的音乐之间的比较。接下来简要说说以音质为衡量角度,这两类音乐的差别。如果是追求音质的话,那么在整个音乐厅,能够获得最好的音质的位置可能只有固定几处。听众不能保证坐在最佳的位置,而录音却是在精心选好的位置录下来的,并且可能进行了后期处理。很显然,现场的音质多数情况下是不如录音的。当然,即便是录音,还可以进一步开展对音质的追求,如播放的设备,聆听的环境,听者的位置,等等,甚至有网友戏言不同发电力系统(如火电、水电、核电)都会影响到音质。对音质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记得十年前,我和我大外公,一辈子的老乐迷,聊到器材的选择。老头儿一笑,说这要看你是听什么,听曲子的结构与演绎,器材就不必吹毛求疵,讲究音质,这里头的学问也不小。不过,怹随后又讲了一个笑话,一位追求音质器材发烧友,竟然连音轨出了问题导致大提琴的声音从指挥的左手边出来了也意识不到!当然,这里不是揶揄追求音质的朋友,追求音质并没有错,就像有的朋友喜欢收集各种名笔写字一样,这种爱好无关于字写得好与不好。   最后还有一个小的比较,就是正版 CD 和网上下载的音乐之间的比较。它们都属于录音这个门类,显然,只有一种情况下二者具有可比性,那是就二者必须是同一演出的同一录音。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很显然,就是音质上的差异。一般来说,正版CD的音质会比网上下载的音乐好上一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热点击文章